施行再浸禮的初代教會的歷史
受過浸禮的人能再受浸禮嗎?
聖經是如何記錄再受浸禮的呢?
再受浸禮的理由

邁向救援的第一步是從受浸禮開始的。正如耶穌背負著人類的罪,受死埋葬後復活一樣,我們也是通過告白自己的罪,將罪的身體水葬後重生。也就是說,浸禮是洗除罪惡的儀式。
你們既受洗與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與他一同復活,都因信那叫他從死里復活上帝的功用。
歌羅西書2:12
從這個意義上講,浸禮是聖徒們必須進行的重要儀式。由於浸禮與救援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在哪裡、以誰的名受浸禮的問題也非常重要。但是會有人反問道:「在其他教會受到了浸禮,還有必要再受浸禮嗎?」
施行浸禮最重要的理由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是為了洗除罪惡。兩千年前耶穌教導,以聖父、聖子和聖靈的「名」施行浸禮(馬太福音28:18~20)。也就是說,在聖父、聖子、聖靈各時代,上帝以「不同的名字」展開救贖事工。如果是上帝的百姓,就必須知道救主的名(出埃及記9:16、詩篇9:10、以賽亞書52:6、馬可福音13:13)。
赦罪只能以那時代救主的名才能得到。聖父時代以「耶和華」即聖父時代救主的名罪得赦免;聖子時代以「耶穌」即聖子時代救主的名罪得赦免(詩篇32:1~5、約翰壹書2:12、使徒行傳10:43)。如今我們生活在聖靈時代,當然只有知道聖靈時代救主的名,才能得到赦罪。
但是,很多基督教人不僅不知道聖靈時代救主的名字,而且不是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而是以「頭銜」施行浸禮。 例如「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浸禮」, 他們並沒有提到救主(上帝)的名字。這就是必須再受浸禮的原因。
初代教會猶太人再受浸禮的歷史
兩千年前,在初代教會也曾有受了約翰浸禮的猶太人,以聖子時代救主耶穌的名再次受浸禮的歷史。
保羅說:「這樣,你們受的是什麼洗呢?」他們說:「是約翰的洗。」保羅說:「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就是耶穌。」他們聽見這話,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
使徒行傳19:3~5
當時使徒保羅在位於小亞細亞的以弗所。在那裡保羅勸告接受約翰浸禮的人,以救主耶穌的名再次受浸禮,因為約翰的浸禮沒有救援的應許,赦罪只能以那時代救主的名才能得到。因此,聖子時代的人們以那時代的救主耶穌的名再次受了浸禮。
值得關注的是聖靈時代。聖經對聖靈時代救主的名見證如下: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
啟示錄2:17
我們應該關注「新名」。NIV《聖經》將其翻譯成「new name」即,預言了新名的登場。那麼,誰的新名登場呢? 是聖徒的名字嗎?是牧師的名字嗎?不是!耶穌的新名就是聖靈時代救主的名字(啟示錄3:12,彼得前書2:4)。換句話說,只有領受聖靈時代救主的名字,才能走向救援。
兩千年前,即聖子時代得到救援的人們,以耶和華的「新名」耶穌的名字再次受了浸禮。這是為教導,要以聖靈時代帶著赦罪的權柄,再次蒞臨的基督的新名接受浸禮的事實而記錄的。
在沒有真理的教會受的浸禮,不能成為真正的救贖的憑據。浸禮是天上的罪人,罪得赦免邁向永恆的天國的第一步,應當按照上帝的方式進行。如果希望得到真正的救援應許,就要在有新名真理的教會再次接受浸禮!
受過浸禮的人能再受浸禮嗎? 聖經是如何記錄再受浸禮的呢? 再受浸禮的理由 邁向救援的第一步是從受浸禮開始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