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屬靈的眼目分辨屬靈的事
上帝是神聖的,無論是以靈存在還是穿著肉身來臨,這都是不變的事實。因此在表達上帝的話語中,帶有神聖意思的「聖」字,將上帝的靈稱為「聖靈」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
與上帝有關的一切都是屬靈的事。但是,人們不能以屬靈的眼目分辨屬靈的事,還會犯下以自己在地上體會到的想法和經驗為基礎判斷上帝所成就之事的愚蠢行為。我們要通過聖經的教誨,用屬靈的眼目分辨屬靈世界的事。

以肉身的視角判斷屬靈之事的人
我們學習上帝的話語不是為了在地上獲得舒適、安樂生活的智慧,而是為了沿著聖靈的引導理解屬靈的世界,走向那個世界。這也是遵守安息日和節期律例等上帝的誡命的原因。但是世人因為看不到屬靈的世界,所以無法理解致力於信仰生活的聖徒們。
林前2章13~14節 並且我們講說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語,乃是用聖靈所指教的言語,將屬靈的話解釋屬靈的事。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
屬靈的事要用屬靈的眼目來看待。如果從肉身的視角判斷,上帝聖靈的事只會顯得愚拙。
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加略猶大就是如此。猶大起初也相信耶穌是彌賽亞,並跟隨耶穌。在門徒中獲得了信任,甚至可以擔任會計工作。這樣的他以三十兩銀子將耶穌賣給敵對者的理由是,沒有以屬靈的眼目看待耶穌的神聖。
在加略猶大看來,彌賽亞擁有一舉擊退軍隊的強大力量。他期待耶穌發揮超自然的能力,將以色列從羅馬的壓迫中拯救出來。但是耶穌在人們的誹謗中沉默,在這個村子被逼迫就去其他村子傳福音。與其說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如說是非常懦弱的人。但這都是按照聖經的預言成就的。
賽53章1~5節 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干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基督按照先知的預言,成就著代替人類的罪受苦難的預言過程,但加略猶大完全沒有想到這一事實。「如果是上帝,為什麼會被人嘲笑呢?」,「上帝如此沒有力量嗎?」耶穌所進行的救援事工若不是根據預言,而是以肉身的想法來判斷,就一切都會感到不滿。
失去以屬靈的眼目看屬靈之事的分辨力後,撒旦的靈進入他裡面,最終疑心的加略猶大背叛耶穌,將他賣給敵對者,迎來了悲慘的結局。
以屬靈的眼目迎接基督的人
上帝穿著肉身來到這地上和我們一起吃飯,在同一個生活空間裡以同樣的面貌生活,雖然有隻按肉身判斷的人,但也有以屬靈的眼目看屬靈預言的人。與只看到耶穌外表的加略猶大不同,包括彼得在內的十一位門徒都以屬靈的眼目看待了耶穌的神聖。
太16章13~16節 耶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有些人認為耶穌是教導聖經和律法的夫子,有些人認為耶穌是先知,但彼得卻不同。耶穌問「你們說我是誰?」時,彼得回答說:「 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確信耶穌是按照先知以賽亞的預言,以「兒子」的立場來到世上的上帝(賽6章6節)。加略猶大看到的耶穌和彼得看到的耶穌存在如此明顯的差異。
約1章1~14節 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著他造的,世界卻不認識他。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上帝生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使徒約翰也迎接了太初建造天地和萬物道——上帝。即使耶穌和人類一樣生活,像根出於干地,無佳形美容;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約翰也正確地認出了他的神聖。使徒保羅也堅信耶穌是降世為人基督,是上帝的本體。擁有屬靈眼目的使徒們大膽地傳講「除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可以靠著得救。」(提前2章4~5節,腓2章5~8節,徒4章11~12節、16章24~32節)。以屬靈的眼目迎接基督的他們就是「從上帝生的人們」。
以肉身的眼目判斷耶穌的猶太人

被封閉在肉身的想法中無法正確地認識上帝。上帝親自來到這地上傳福音,但遺憾的是迎接他的只有少數。用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等,即使耶穌行了人類無法做到的奇蹟,他們也是站在肉身的立場上判斷。家鄉的人也不相信,甚至連親屬們也認為耶穌癲狂了,到處去阻止他。
可3章20~21節 耶穌進了一個屋子,眾人又聚集,甚至他連飯也顧不得吃。耶穌的親屬聽見,就出來要拉住他,因為他們說他癲狂了。
約6章41~44節 猶太人因為耶穌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就私下議論他,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穌嗎?他的父母我們豈不認得嗎?他如今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耶穌回答說:「你們不要大家議論。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太13章53~57節 耶穌說完了這些比喻,就離開那裡,來到自己的家鄉,在會堂里教訓人,甚至他們都希奇,說:「這人從哪裡有這等智慧和異能呢?這不是木匠的兒子嗎?他母親不是叫馬利亞嗎?他弟兄們不是叫雅各、約西、西門、猶大嗎?他妹妹們不是都在我們這裡嗎?這人從哪裡有這一切的事呢?」他們就厭棄他。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
耶穌長大的加利利拿撒勒主要是下層居民聚居的貧困地區。人們還以耶穌的出身和學問為由進行誹謗。
約7章14~15節 到了節期,耶穌上殿裡去教訓人。猶太人就希奇,說:「這個人沒有學過,怎麼明白書呢?」
不是聽耶穌的話語而迎接基督,而是用學識為尺度來評價和嘲弄。猶太人、法利賽人和文士們總是站在肉身的立場上來看耶穌。即使耶穌給予屬靈的教導,他也會排斥說:「這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是從哪裡來的?」反而為了讓耶穌陷入圈套以巧妙的問題進行試探。
上帝自稱是上帝也被稱為異端
不以屬靈的眼目,而是以肉身的眼目分辨神聖的上帝,因此人們無法接受耶穌是創造宇宙萬物的創造主——上帝的事實。聽到耶穌口中恩典救援的話語,卻拒絕和迴避的他們絕對無法進入天國。上帝隱藏自己的身份,以肉身來尋找擁有真正信心的人,但人們卻沒有抓住放在眼前的救援機會。
約10章30~33節 我與父原為一。」猶太人又拿起石頭來要打他。耶穌對他們說:「我從父顯出許多善事給你們看,你們是為哪一件拿石頭打我呢?」猶太人回答說:「我們不是為善事拿石頭打你,是為你說僭妄的話;又為你是個人,反將自己當作上帝。」
上帝暫時以肉身之衣遮住了屬靈的模樣,說「我就是上帝」, 猶太人卻拿起石頭來要打他。因為根據肉眼縮減的判斷神聖的上帝,所以無法辨認。
因此,耶穌指著他們說是瞎子,並說:「 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相信上帝的人,上帝在他們眼前卻認不出,難道不是心靈的瞎子嗎?
徒24章1~5節 過了五天,大祭司亞拿尼亞同幾個長老,和一個辯士帖土羅下來,向巡撫控告保羅。保羅被提了來,帖土羅就告他說:「腓力斯大人,我們因你得以大享太平,並且這一國的弊病,因著你的先見得以更正了;我們隨時隨地滿心感謝不盡。惟恐多說,你嫌煩絮,只求你寬容聽我們說幾句話。我們看這個人,如同瘟疫一般,是鼓動普天下眾猶太人生亂的,又是拿撒勒教黨里的一個頭目。
在總督面前起訴保羅的帖土羅稱保羅為「拿撒勒異端的頭目」。耶穌升天后,猶太社會仍然認為耶穌是「拿撒勒異端」。拒絕救援的他們現在在哪裡呢?
聖靈時代聖徒們應有的眼目
如今的聖靈時代,聖靈和新婦——基督安商洪和新耶路撒冷天上母親作為救援者來到了這地上。世上的掌權者撒但用與兩千年前相同的伎倆擾亂了人們的辨別力。為了不讓人們看到屬靈的事物,只強調肉身的內容,從而讓人想不到上帝為何從天上來到這地上。
太13章13~16節 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
雖然很多人對上帝沒有正確的信心,但我們獲得了屬靈的眼目和智慧,領悟了天上父親母親,來到了錫安。這是上帝應許的特別的恩惠和祝福(太16章16~17節)。
我們真是有福之人!作為得到天上屬靈恩惠的人,應該感到驕傲和自豪。如果陷入世上的毀謗和誹謗而以肉身的眼目看待屬靈的事,只能重複排斥耶穌的猶太人的失誤。即使世上不理解,我們也要持守真理,憧憬著即將到來的永遠安息和天國祝福前進。
使徒們以分辨屬靈之事的靈眼看待耶穌,迎接耶穌,不屈服於任何逼迫,恩典地跟隨了耶穌所走過的路。我們也睜開靈眼,跟隨父親母親所走的路吧!像彼得一樣,見證「基督安商洪,新耶路撒冷天上母親是真上帝」,並且,無論這時代的救援者聖靈和新婦往哪裡引導,都懷著感恩之心、喜悅之心跟隨,成為得到救援的錫安子女們吧!
上帝是神聖的,無論是以靈存在還是穿著肉身來臨,這都是不變的事實。因此在表達上帝的話語中,帶有神聖意思的「聖」字…